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知识汇总(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知识汇总(3)
第三章 中学教学
32.【教学】
【教学的定义】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
【教学和教育】部分和整体;基本途径
【教学的地位】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
【教学的任务】双基+德智体美劳+个性
【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
【个别教学 个别化教学】
个别教学:一个个教;
个别化教学:面对全体的因材施教。
【检查学生成绩的方法】考察(口头提问、书面作业等)和考试
33.P75【教学的任务】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考3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舰长传教
【教学过程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中学生主要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实获得的感性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两者统一于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于同一个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两者统一于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35.教学原则。p80 ——可量彩礼进攻直发
(一)直观性原则
1.基本涵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贯彻要求:①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②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③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启发创造原则)
1.基本涵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要求:①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 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三)巩固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2.贯彻要求:①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四)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基本涵义:循序渐进原则在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贯彻要求:①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教师引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要求:①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 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条件。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涵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要求:①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贯彻要求:① 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② 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 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八)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1.基本涵义: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2.贯彻要求:① 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② 了解学生群体发展的具体特点。③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36.选择和运动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年龄特征;
(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
37.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最常用 讲述、讲解、讲演、讲读)
1.基本涵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2.基本要求: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讲授应具有启发性;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组织学生听讲。
(二)谈话法(问答法)
1.基本涵义: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善于启发诱导;做好归纳、小结。
(三)讨论法
1.基本涵义: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2.基本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
(四)读书指导法
1.基本涵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2.基本要求: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评价和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五)演示法(常考点)
1.基本涵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2.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讲究演示的方法。
引导分析。
(六)实验法
1.基本涵义: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2.基本要求:明确目的,确定具体要求;重视示范作用;要求所有学生都亲自操作,检查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38.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1)三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三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作业检查与批改(符合大纲要求、分量适当难度适宜)
4.课外辅导:上课必要的补充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9.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清热严主目中正法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中)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补充)。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以上的所有要求就失去了意义。
40.【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2025-05-26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降低育儿成本2025-07-29
- 目前我国有几种教师资格?2025-07-08
- 2025下半年教资笔试考试内容及大纲公布!2025-06-30
- 教资认定进行中,学历信息如何查找?2025-06-26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利好育儿家庭!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2025-07-29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2025-07-21
- 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7-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时政热点2025-07-03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