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教育人才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知识汇总(4)

2024-12-24 10:32 99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知识汇总(4)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41.心理过程包括(补充)【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与基础。

【情绪】是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响应的行为反应。

【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稳定、深刻的心理体验。

【意志】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和意志伴随着认知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情绪、情感和意志对人的认识产生动力或阻力性作用。

第一节 认知过程

42.【感觉和知觉】

感觉: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43.【明适应和暗适应】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44.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基本特征。——常选整理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比如一幅画中的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部分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比如把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比如一幅画成人和儿童看到的不同。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比如我们总觉得雷声大、火车鸣笛声大;呼吸声音小。

45.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补充)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刺激物的特点:新异性、强度、对比关系、运动变化。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身体状态、经验、期待。

(2)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

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活动。

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46.【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范围: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一目十行)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专注度)

【注意的动摇/起伏】: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强和减弱,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的一种身体周期性节律的体现。

【注意的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

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 无意识的行为。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一边……一边……)

(4)【注意的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去。多为主动的积极促进。

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

47.【三种记忆】(简答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瞬间记忆(感觉记忆)】:1秒左右,容量较大。注意

②【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不超1分钟,一般7±2个组块;意识清晰;易受干扰。复述

③【长时记忆】:超1分钟以上,容量无限。长时记忆又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4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并且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49.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补充) ——人才识记 种植学序数

(1)时间因素;

(2)材料的重要性、性质、学习程度、序列和数量;

(3)识记方法;

(4)学习者的情绪、动机和态度。

50.促进记忆/促进有效学习/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注意:深记祖国富

(1)集中注意((减少分心刺激;明确学习目的))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运用记忆术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6)合理进行复习

51.合理进行复习/有效地组织复习(补充) 积两分三过多

第一,及(积)时复习,经常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

第二,分散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高效利用早晚;

第三,复习方法多样化:反复(多)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多感官参与复习;避免单一的机械识记;

第四,避免过度学习。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

52.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答案】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1)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2)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

(3)独创性(独特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把“石头”作为称象的工具就显得十分独特。

5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外)创设环境+开设课堂——(内)塑造个性

【答案】创造性指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有: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比如:头脑风暴法、发散思维

训练等。

54.【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动人固定原型已问迁移

(1)问题的特征(问题的类型 呈现的方式)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

(3)定势(定势作用:积极;消极)和功能固着(消极)

【心理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例:心理定势:一个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还剩几个,一般会想到还剩三个,再仔细思考其是五个。】

【功能固着】只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对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例:功能固着:一般想到纽扣可以定在衣服上来扣衣服,其实还可以做装饰品。】

(4)原型启发

(5)迁移的作用: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6)动机与人格

情绪、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第二节 学习动机

55.P117【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直接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因和内部动力 是激发和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但并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有关。

56.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p117

(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维持功能

5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动机理论中的一种。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七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前四种需要被称为“匮乏性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它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后三种需要被称为“成长性需要”。“成长性需要”是指不回避挑战,甚至刻意追求挑战;不回避紧张状态,甚至刻意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

高峰体验:自我实现是个性充分得到发挥。自我实现一瞬间的体验叫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育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58.【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

【力求成功】50%难度的任务

【避免失败】特别难或特别易(稳操胜券)

59.韦纳的归因理论。

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括号里这段能理解就背,不能理解就放弃)。

只有努力是可控的;稳定的只有能力和难度;内在的是能力、努力和身心要把成败都归因为努力会有更好的情绪体验;不要把失败归于能力,不然会陷于习得无助感。

60.【习得无助感】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61.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选难成情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1)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

(2)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

6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补充)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

(1)学习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个体自身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2)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他人的成败经验也影响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言语说服)。

(4)情绪唤醒(情绪的唤起)。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5)归因方式。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

63.学习动机的培养。(补充)——因我要成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需要理论)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成就动机理论)

(3)培养学生努力致成功的归因观;(成败归因理论)

(4)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64.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情境 控水平 善奖惩 正归因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

65.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曲线/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曲线

(1)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2)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较高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任务越困难,较低动机有利于任务完成。

(3)倒“U”曲线。

第三节 学习迁移

66.【迁移】【正迁移】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与材料难易程度无关。

①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A→B 起促进作用。】例如:学习数学有利于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学习心算;懂得英语的人很容易掌握法语等。

②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A→B 起阻碍作用。】

③【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例:先→后】

④【逆向迁移】:指的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例:后→先】

67.p12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心向和定势多是原有相似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还有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发生。(多)

68.促进迁移的教学。—— 策略真选合理合理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

(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第四节 学习策略

69.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可分为三类。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简答元认知策略的种类)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监视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3)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第五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

70.【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喝酒、吃兴奋剂等药物引起的短暂行为、生理成熟和本能都不是学习。

(学习不一定是引起行为的变化,行为的变化也不一定是由学习引发的。)

学习骑自行车是学习。

(动物有学习 无教育)

7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p139——颜值认动态

(1)言语信息: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是什么”;(颜)

(2)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值)

(3)认知策略: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4)动作技能:动作操作;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5)态度: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影响选择倾向。

72.动作技能的培养(补充)。——实习有动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习曲线 高原期 关键环节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补充)。——师生知智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教师利用示范和讲解,并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知识影响技能的形成;

(4)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7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能直接用言语陈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学习后自动化的行为步骤。“做什么、怎么做”。

75.【惩罚、负强化】

①【惩罚】: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例:为激励小明提高成绩,提出期末考试如果没考进全班前十名,寒假就没有压岁钱。】

②【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例:为激励小明提高成绩,提出期末考试如果考进全班前十名,就免去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76.【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属于个别教学的一种。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77.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发现学习】又称发现法、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可以获得经验和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机械学习】学习者未理解符合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理解,是一种死记硬背的学习。

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背乘法口诀)、也可以是意义的(各种学习)

发现学习可以是机械的(走迷宫)、也可以是意义的(科研)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

【注意: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不等于有意义学习。】

78.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逻辑知识倾向作用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1)客观:材料的逻辑意义

(2)主观

适当的认知结构

积极主动联系新旧知识的倾向性

积极主动使之发生相互作用(心向)

79.【先行组织者】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80.【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不同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向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

81.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答: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是:

第一,真实或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

第二,尊重、关注和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第三,移情性理解/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

(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

(3)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4) 热情。

(5) 积极关注。

8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1年上)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17下)

【答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第一,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情境性和主观性。

第二,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1)主动建构性: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2)社会互动性:学生学习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集体经验的积累;

(3)情境性: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主动的建构知识;

第三,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而是带着已有经验(丰富性和差异性),“生长”出新经验。

第四,教学观: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情境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在线咨询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层1601号
电话:0871-65096633 15812071159 邮箱:ynjyrc@qq.com
版权所有:云南教育人才网
滇ICP备2022007886号-4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871-65096633 13312583674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