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经典20道常考简答题汇总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经典20道常考简答题汇总
01幼儿思维的类型
(1)直观行动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0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0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0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05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
(5)注重个别教育。
06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減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07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08分离焦虑及其解决方法
(1)分离焦虑的含义
分离焦虑是孩子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大部分孩子从六七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随着年龄的增大,分离焦虑的强度逐渐减弱。长时间的分离焦虑,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例如,刚入园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
(2)家幼衔接在解决幼儿分离焦虑中的作用
①减少幼儿的依赖性;
②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
③用爱心和技巧教育幼儿。
09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独立性的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3)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在品质的评价;
(4)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发展到有依据的评价。
10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11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2)好奇好问;
(3)喜欢交往;
(4)独立性不断发展;
(5)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1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
(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
(4)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13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
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②父母的鼓励与教养方式;
③家庭的居住条件;
④幼儿的家庭教育条件。
(2)托幼机构因素
①教师的影响;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3)幼儿自身的特征
14气质的类型
(1)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2)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3)粘液质: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路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15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16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7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18游戏材料的投放
(1)要为丿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
(3)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
(4)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
(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6)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
19成人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3)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20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2025-05-26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降低育儿成本2025-07-29
- 目前我国有几种教师资格?2025-07-08
- 2025下半年教资笔试考试内容及大纲公布!2025-06-30
- 教资认定进行中,学历信息如何查找?2025-06-26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利好育儿家庭!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2025-07-29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2025-07-21
- 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7-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时政热点2025-07-03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