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教育人才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格考试

2025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五)

2025-01-20 15:10 224

2025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五)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段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6.地理老师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时,为方便学生记忆,将之戏称为“骑着马打着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7.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芒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放入到前者的类中。这种知识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8.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9.小东每次锁门离家后,明知已锁过门,但总是怀疑门没锁上,非要返回检查才安心。他的这种行为表现属于()

A.强迫恐惧

B.强迫焦虑

C.强迫观念

D.强迫行为

10.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

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D.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参考答案

1.B

解析: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

2.A

解析:《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和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3.D

解析:考查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包括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具有历史继承性等。

4.D

解析:考查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B

解析:教学活动具有间接性、交往性、简捷性、教育性以及引导性等特点。教学活动将要教授的课程內容经过筛选和科学编排,用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更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因此过程中省略掉很多知识获取的过程,具有简捷性。

6.B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深层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新信息与其他信息建立的联系越多,就越容易记忆。对于缺乏内在联系或意义的材料,可以采用人为添加意义的方式。题干中地理老师为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将之称为“骑着马打着锣”是对缺乏意义的材料人为添加意义,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7.A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题干中英语老师先让学生学习上层概念,后学习下层概念,再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下层概念纳入到原有上层概念中。属于下位学习。

8.B

解析: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例如,人对新异事物会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对不认识的事物会有新奇感和疑虑感,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就会产生喜悦的情感;遇到问题尚未解决时,会产生疑虑的情感。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坚信等,对谬误和偏见的蔑视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题干中小明的情感体验属于理智感。

9.D

解析:强迫性障碍又称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为缓解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服从性地从事该行为。题干中学生表现为强迫行为,属于强迫性行为。

10.D

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不断练习,养成道德习惯。道德习惯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也能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是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在线咨询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层1601号
电话:0871-65096633 15812071159 邮箱:ynjyrc@qq.com
版权所有:云南教育人才网
滇ICP备2022007886号-4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871-65096633 13312583674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