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教育人才网!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笔试作文素材积累 :“坚持不懈”

2025-06-16 15:31 86

教师资格笔试作文素材积累 :“坚持不懈”

好句好段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胜利。如果你真的愿意去努力,去坚持,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或许有些坚持仍在黎明之前,未见曙光,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片苍茫的暗夜里,洞见万丈光芒;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遭遇坎坷的时候,我们或许哭泣过,或许抱怨过。只是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态度与办法。是谁说过,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极致必衰的必然规律。人生不论悲喜,还是困苦,它都只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只要你坚持走过山穷水尽,必将换来柳暗花明。

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宋威《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十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

名人事迹

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他14岁走进拳击场,被打得满脸鲜血时也从不轻易倒下。他19岁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次战斗中,他腿部被迫击炮炸伤,膝盖几乎废掉,即便如此他还坚持把一名意大利伤兵拖回安全地带。因此,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银制勇敢勋章。他的写作之路也并不顺利,但是无数的退稿,无数的失败,同样无法让他退却。1954年,他终于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地亚哥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这句话可谓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成长的道路布满荆棘,唯有坚持,才能跨越重重障碍。被誉为“中国攀岩第一人”的钟齐鑫,从接触攀岩开始,就日复一日地进行高强度训练。在训练中,他的双手布满老茧,伤痕累累,但他从未退缩。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和伤病,他始终咬牙坚持。终于,在2018年的世界攀岩锦标赛上,他以6.47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为攀岩界的传奇。钟齐鑫用坚持诠释了青春的力量,告诉我们只要心怀信念,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实现梦想。

南仁东——人生为一大事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之父”。24载,8000多个日夜,心无旁骛,他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留给“中国天眼”——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让中国在世界天文史上刻下新高度。在天眼建造中,为了找一个天然的圆坑来安置天眼,南仁东坚持每一个洼坑都要实地考察。这事听起来很容易,可是崇山峻岭,荒郊野外,这一跑就是12年。南仁东曾说:“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一项关键技术突破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从未放弃自己要坚持的事情,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年复一年,彭慧胜潜心攻关,把普遍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纤维电池高性能化及应用做出了创新与突破。大学四年,他有三个暑假在图书馆度过,两个馒头和一瓶凉白开从开馆待到闭馆,阅读大量文史哲经典,打下人文基础。读研期间他有时索性就睡在实验室里,是出了名的实验室居民,坚持在无人区里啃硬骨头,他认为做科研更需要不顾一切的勇气和丰富的想象力,认为科研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蹚出新路,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我要回国的感情和倾向是天然的”。

“蓝领院士”韩利萍,为确保火箭发射精准入轨,二十多年如一日,以“毫厘”见成败;“大国工匠”鹿新弟,每天忍受着柴油机发出的100多分贝噪声,三年完成上千次试验,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动机医生”。历数成大器者,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执着和付出。

作为一名研究工作者,王信水不懈拼搏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为了能第二天一早深入科考地点,他与同伴翻山越岭,徒步五小时,休息只能睡在羊粪堆上;为了前往智利研究,他只身乘坐两天两夜的飞机前往;为了能在崎岖的山中搬运岩石样品,他还学会了骑马,一骑几个小时.....“遇山开山,遇水架桥。”王信水以不畏苦难的勇气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在一次次研究中突破困难,取得满满硕果。带着信念与热爱,肩负使命,未来的王信水将继续致力于地理研究与教学工作,推动我国地球科学事业发展。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客服 添加微信在线咨询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博信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层1601号
电话:0871-65096633 15812071159 邮箱:ynjyrc@qq.com
版权所有:云南教育人才网
滇ICP备2022007886号-4
云南教育人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电话
0871-65096633 13312583674
联系微信

微信添加好友咨询

联系QQ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