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六)
2025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六)
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2.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A.活动过多
B.冲动任性
C.注意障碍
D.学习困难
3.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斯宾塞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4.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5.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学会写“信、拾、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
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
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④右手用肋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8.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
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10.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参考答案
1.A
解析:处于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的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2.C
解析: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症”,其核心特征是注意障碍。
3.A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思“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4.D
解析: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它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这类课程,自己体现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之中,题干中板报,橱窗、走廊等媒介,体现了隐性课程。
5.A
解析: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和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取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包括读、写、算的技能,题干中学会写生字,理解词语,体现的正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6.C
解析:①③④为干粉灭火器使用的正确步骤,故选C。ABD项:②是使用泡沫灭火器时的步骤,泡沫灭火器在使用时应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但是干粉灭火器使用时不能倒置。
7.D
解析:访谈法的优点在于: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做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故选择D。
8.D
解析: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题干中本次活动围绕“中国风”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民族荣誉感,属于主题活动。故选择D。A选项,学科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它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可以按学科组成不同的小组,如数学活动小组、语文活动小组等。B选项,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讲座,航模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C选项,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游戏活动应该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指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形成各种社会性知识、能力,提高其心理综合素质。
9.A
解析:情感过程包括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小英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属于道德感。故选择A。B选项,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C选项,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学习兴趣等。
10.A
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对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题干中学生先听讲解,再观察,在头脑中形成对新字的基本映像,了解新字结构、书写顺序等为之后的具体操作确定步骤。故选择A。B选项,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C选项,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D选项,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2025-05-26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降低育儿成本2025-07-29
- 目前我国有几种教师资格?2025-07-08
- 2025下半年教资笔试考试内容及大纲公布!2025-06-30
- 教资认定进行中,学历信息如何查找?2025-06-26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利好育儿家庭!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2025-07-29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2025-07-21
- 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7-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时政热点2025-07-03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