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七)
2025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七)
1.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
2.下列主张属于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无类
B.道法自然
C.绝圣弃智
D.以吏为师
3.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字制”
B.“五四三学制““王寅学制”
C.“壬寅学制”
D.六三三学制
4.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这一说法所体现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
A.稳定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5.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罗森塔尔
6.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①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
②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
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
④右手用肋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8.某小学为弘扬民族文化,围绕“中国风”,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书法练习、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活动。这属于()
A.学科活动
B.科技活动
C.游戏活动
D.主题活动
9.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10.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参考答案
1.D
解析: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2.A
解析:有教无类是儒家孔子提出的针对教育平等的教育思想。故选择A。B选项,崇尚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C选项,绝圣弃智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D选项,以吏为师是李斯提出来,属于法家思想。
3.A
解析: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新学制,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在全国范围推行的纳入师范教育体制的学制。故选择A。C选项,壬寅学制,由1902年清政府颁布,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施行。D选项,壬戌学制,由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又叫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4.B
解析: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个月喊爸爸”体现了儿童发展的顺序性。故选择B。C选项,不平衡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内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个体内部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启示教育应该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适时而教。D选项,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如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这一规律启示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C
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故选择C。A选项,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B选项,皮亚杰通过对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D选项,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认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6.C
解析:①③④为干粉灭火器使用的正确步骤,故选C。ABD项:②是使用泡沫灭火器时的步骤,泡沫灭火器在使用时应保持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但是干粉灭火器使用时不能倒置。不符题意,故不选。
7.D
解析:访谈法的优点在于: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做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故选择D。
8.D
解析: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题干中本次活动围绕“中国风”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民族荣誉感,属于主题活动。故选择D。A选项,学科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它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可以按学科组成不同的小组,如数学活动小组、语文活动小组等。B选项,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活动。如举办科技讲座,航模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C选项,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游戏活动应该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有指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形成各种社会性知识、能力,提高其心理综合素质。
9.A
解析:情感过程包括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小英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属于道德感。故选择A。B选项,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C选项,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学习兴趣等。
10.A
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对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题干中学生先听讲解,再观察,在头脑中形成对新字的基本映像,了解新字结构、书写顺序等为之后的具体操作确定步骤。故选择A。B选项,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C选项,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D选项,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2025-05-26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降低育儿成本2025-07-29
- 目前我国有几种教师资格?2025-07-08
- 2025下半年教资笔试考试内容及大纲公布!2025-06-30
- 教资认定进行中,学历信息如何查找?2025-06-26
- 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2025-06-11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1-14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2025-01-06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利好育儿家庭!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2025-07-29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2025-07-21
- 2025年下半年云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课程考试报考简章2025-07-11
-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时政热点2025-07-03
-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2025-07-02